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它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的收入和支出,如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收入、赔偿收入、罚款收入等。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获得的收入,如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收入、政府补贴等。投资收益包括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置资产收入指企业出售或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所获得的收入。政府补贴是指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或满足特定条件而给予的资金补助。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支出,如处置资产成本、赔偿支出、罚款支出等。处置资产成本指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所发生的成本。赔偿支出是指企业为了解决与其他组织或个人之间的争议而支付的赔偿金。罚款支出是指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而被处以罚款所支付的款项。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计算公式为:营业外收支净额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如果营业外收入大于营业外支出,则营业外收支净额为正数,表示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如果营业外收入小于营业外支出,则营业外收支净额为负数,表示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了额外的支出。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变动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